兵团政务网

创新创业名词解释汇总

发布时间:16年03月18日 信息来源: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科协 编辑:兵团科技局高新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蒋新月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工作,参与双创,优化双创环境,营造双创社会氛围,现将双创相关名词解释汇总如下:

1. 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受众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2. 创新:分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

3. 产品创新:对于没有实体产品的企业来讲就是服务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提供给市场的直接成果,也是企业获取利润、实现发展的主要依据。具体分为: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

4. 管理创新: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

5. 营销创新: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

6. 组织创新: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员工队伍的配置等。

7. 主要技术指标: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

8. 企业技术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标准能成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源于标准指定者拥有标准中的技术要素、指标及其衍生的知识产权。

9. 关键技术: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环节或一项技术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不可或缺的环节或技术,可以是技术点,也可以是对某个领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知识。

10. 产品开发:是指个人、科研机构、企业、学校、金融机构等,创造性研制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产品开发的方法可以为发明、组合、减除、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或改革等方法。

11. 生产策略: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生产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并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生产运作活动以及生产运作系统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

12. 行业特点:一个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

13.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也称作“营销定位”,是市场营销工作者用以在目标市场(此处目标市场指该市场上的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心目中塑造产品、品牌或组织的形象或个性的营销技术。

14. 前景分析及预测:市场预测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掌 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5. 产品市场:是指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16. 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主要是估计市场规模的大小及产品潜在需求量

17. 市场需求程度:是指一定的顾客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和一定的市场营销计划下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可见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8. 市场销售预测:是指对未来特定时间内,全部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的估计。

19. 产品市场分析:是对市场规模、位置、性质、特点、市场容量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经济分析。

20.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为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

21. 竞争对手:是指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拥有与你相同或相似资源(包括人力、资金、产品、环境、渠道、品牌、智力、像貌、体力等资源)的个体(或团体),并且该个体(或团体)的目标与你相同,产生的行为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利益影响,称为你的竞争对手。

22. 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是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获知竞争对手的发展策略以及行动,以作出最适当的应对。

23. 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应是相关的、独特的、可持续的。

24. 市场地位:是指某一企业主营产品在其所有渗透区域内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或指在主营产业中的排名次序。

25.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所处的环境、创新力,又称输入变量),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变量)

26. 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27. 运营性商业模式: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28. 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

29. 策略性商业模式:策略性商业模式对运营性商业模式加以扩展和利用。应该说策略性商业模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30. 赢利模式:分为自发的赢利模式和自觉的赢利模式两种:

31. 自发的赢利模式:赢利模式是自发形成的,企业对如何赢利,未来能否赢利缺乏清醒的认识,企业虽然盈利,但赢利模式不明确不清晰,其赢利模式具有隐蔽性、模糊性、缺乏灵活性的特点;

32. 自觉的赢利模式:是企业通过对赢利实践的总结,对赢利模式加以自觉调整和设计而成的,它具有清晰性、针对性、相对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33. 销售网络:营销网络是指公司在国内外寻找“战略伙伴”或“同盟者”,并与他们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广泛、更有效的地区市场的一种发展战略。营销网络的建立,为某一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同时推出同一新产品提供了可能,因而,也减少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产品在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时间上的延误而导致被仿制者夺走市场的风险。

34. 销售渠道: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通道或途径,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商业机构。即产品由生产者到用户的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

35.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

36. 代理商:代理商又称商务代理,是在其行业惯例范围内接受他人委托,为他人促成或缔结交易的一般代理人。代理商(Agents)是代企业打理生意,是厂家给予商家佣金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

37. 分销商:分销商(distributor)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活动的机构和人员,当这些分销商的活动产业化以后,分销业也就形成了。

38. 广告促销:就是做广告来卖东西,想要卖些吃的、用的、玩的、等等。

39. 产品销售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物流企业的成本比较复杂,包括运输、包装、仓储等方面。

40.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41.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及产业政策导向)。

42. 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有无市场竞争力(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

43.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应收应付款及现金流问题等)

44. 法律风险:是因签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违约、欺诈、知识产权侵害)

45. 团队风险:是指核心团队问题及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等。

46. 生产风险:企业在原材料、设备、技术人员、生产工艺及生产组织等方面难以预料的障碍存在。生产风险就引起企业生产无法按预定成本完成生产计划。

47. 管理风险: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影响管理的水平。

48.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49. 技术开发风险: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研究开发方虽作出了最大限度努力,但由于现有的认识水平、技术水平、科学知识及其他现有条件的限制,仍然发生了无法预见、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全部或部分失败,因而引起的财产上的风险。

50. 企业管理模式: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分为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和制度化管理模式。

51. 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常见制度:机构设置、劳动契约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管理制度和员工激励机制。

52. 员工持股: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53. 主营业务: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可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确定。

54. 财务分析方法:是根据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报告,比较重组前后会计指标或财务指标是否得到改善,对重组前后不同时期的会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分析企业资产重组的绩效高低。

55.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56.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

5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58. 主营业务利润:又称基本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来的。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9. 营业利润: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60. 营业利润率: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61. 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62. 管理费用:指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63. 财务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64. 研发费用: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

65. 营业外收支:指与企业的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益和支出。又称营业外损益。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

66. 税前利润:指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叫税前利润,在这个基础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产品税前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67. 净利润(收益):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68. 货币资金: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69. 存货:是指企业或商家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原料或产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销售存仓等。

70. 固定资产净值: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71. 应收项目: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

72.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73.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74.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

75. 负债总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其偿还形式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偿还。负债一般按其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76. 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77. 应付款项:是指公共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应当支付而尚未支付的各种款项。

78. 净资产: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79.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80. 资金使用计划:为了降低企业的综合经营风险,为了尽量企业投资成本,为了支持企业将资金资源实现最优的配置和转化,为了给企业充足的投资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实现项目运营收益的最大化并支持企业的综合运营。

81. 固定资产投入: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82.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正在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 在建工程,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在建工程通常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自营在建工程指企业自行购买工程用料、自行施工并进行管理的工程;出包在建工程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由其它工程队或单位承包建造的工程。

83. 管理费:其性质近似于手续费。管理费按贷款总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一次或分次付清。

84. 研发投入: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85. 科技金融: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主要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由于高科技企业通常是高风险的产业,同时融资需求比较大,因此,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

86. 科技金融传统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资金建立基金或者母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企业。二是多样化的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具体包括政府扶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以及科技租赁等。

87. 融资: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88.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89.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 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90. 众筹: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现代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91. 债权众筹: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

92. 回报众筹: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产品或服务。

93. 股权众筹: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原有渠道基础上,科技金融出现了第三种融资渠道——众筹。股权众筹是创业者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公开展示功能吸引公众投资者投资,并以出让一定股权比例的方式回馈投资者的融资模式。股权众筹具有受众广、风险分散以及低门槛的特征,非常适合为科技型企业融资。

94. 其他科技金融服务:并购、融资担保、股改、资产管理业务、小额贷款、债券发行、小企业集合债券、技术引进、技术转让、产权转让、金融租赁和科技保险

95. 并购:其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 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故合并成一体。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96. 股改: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 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97. 融资担保:是指担保人为被担保人向受益人融资提供的本息偿还担保。融资方式包括:借款、发行有价证券(不包括股票)、透支、延期付款及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等。

98. 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

99. 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2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 小额贷款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的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00. 债券发行:是发行人以借贷资金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投资人要约发行代表一定债权和兑付条件的债券的法律行为,债券发行是证券发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债券形式筹措资金的行为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发行者以最终债务人的身份将债券转移到它的最初投资者手中

10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指通过牵头人组织,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发债主体,发行企业各自确定发行额度分别负债,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统收统付,向投资人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一种企业债券形式。它是以银行或证券机构作为承销商,由担保机构担保,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与,并对发债企业进行筛选和辅导以满足发债条件的新型企业债券形式。

102. 技术引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的技术的行为。

103. 技术转让:又称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活动过程。技术转移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产业化、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等。

104. 产权转让:指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105. 金融租赁: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按双方的事先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资产,在出租人拥有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的该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让渡给承租人。

106. 科技保险:是指运用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对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各类现实面临的风险而导致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的财产损失、利润损失或科研经费损失等,以及其对股东、雇员或第三者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现实伤害而应承担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给予保险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保障方式。

107. 创投:是创业投资的简称。创业投资是指专业投资人员(创业投资家)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创公司提供融资的活动。与一般的投资家不同,创业投资家不仅投入资金,而且用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信息网络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经营企业。

108. 创业投资机构:就是从事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创公司提供融资的活动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