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兵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15年06月22日 信息来源:科技局 编辑:兵团科技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兵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6年10月16日兵团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新兵发〔2006〕83)

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兵团经济社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兵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一、 形势、现状和需要

兵团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屯垦戍边事业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党中央作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特别明确指出兵团要在推进新疆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和维护祖国统一中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保障。二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一批兵地融合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资本、技术、产业向西转移步伐加快,新疆及周边地区特色资源和地缘优势日益显现,为兵团承接资本、技术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参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及向西开放大通道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兵团组织化、规模化、集团化优势更加明显,城镇化进程加快,投资环境显著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五是“科教兴兵团”和“人才强兵团”战略进一步落实,“十五”科技攻关取得重大成果,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科普活动日益活跃,农业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建立与大面积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及相配套的节水新装备新产品开发、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棉花机械化收获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和中国美利奴U品系羊选育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农业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科技进步为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兵团的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和优良的外部环境,但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兵团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优势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转换能力差,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三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还不紧密,激励创新的政策机制还不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领军性创新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匮乏,尤其是工业科技人才和企业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五是部门间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协调机制有待建立。这些问题仍然是制约兵团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今后15年,兵团经济社会处于“四个重大转变”的加速发展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更加广泛而迫切。一是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将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转变,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二是城乡社会形态将发生重大转变,城镇化水平将会有明显提高,产业发展中心将逐步由团场转向城镇,需要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产性、知识性、信息技术型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是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将成为主导方式,需要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四是资源配置手段将发生重大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强化,需要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更多地应用行政引导与市场手段结合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重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 指导思想

未来15年,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兵团和人才强兵团战略,围绕实现兵团经济社会“四个重大转变”的战略任务,切实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兵团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提升兵团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兵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兵团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

(二)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未来15年兵团科学和技术发展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兵团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和巩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普遍应用于培育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科技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取得一批在区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进入世界前列,事关兵团竞争力的重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 具体目标

到2020年,兵团科学技术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

——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兵团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竞争力在西部地区领先,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位于全国先进行列。

——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部分农业科技的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达到70%以上。

—— 优势资源转化能力显著提高。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优势矿产资源、优质农产品资源和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主要产业的技术与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达到或接近同期发达国家水平。

—— 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10%。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为重点,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突破一批环保关键技术,环境污染和荒(沙)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兵团的生态科技能力达到西北地区领先水平。

——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基本形成。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高级技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能满足兵团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兵团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三)总体部署

未来15年,兵团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要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前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兵团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突出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引进和开发研究。三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农机装备制造业和体现区域特色加工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兵团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四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五是加强应用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因此,本纲要紧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10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中期获得技术突破的50项攻关重点,实施15个重大科技专项统筹安排,使科技进步成为促进兵团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 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及攻关重点

(一)农业

1. 主要任务

以促进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新品种培育技术、生物技术、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为重点,加强农业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集成,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优质商品棉基地、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和特色果品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2. 攻关重点

(1)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畜禽、林草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抗逆基因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促进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育种目标由高产向高产、优质、专用升级。开发推广提高育种效率的选择技术,规模化高产制种、快速繁育种苗技术和种子(苗)质量检测技术。

(2)精准农业体系创新与信息化

重点引进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研究农作物高密度高产高效栽培和数字化管理技术。推广团场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林、牧生产系统遥感监测技术,建立规模化精准农业技术示范区。继续提高棉花精准农业技术水平,并在粮食、特作、果蔬等农作物上开展相关精准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形成比较完善的特色农作物精准农业高新技术体系。

(3)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重点研究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开展常规饲养技术智能化研究,建立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细毛羊、优质肉羊、肉牛、马鹿等优质畜禽新品种良种选育和繁育,新型饲草饲料生产和加工,疫病综合防治三大技术体系。在优势产区,建立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创制和推广高效特异性疫苗、高效安全型兽药及器械,开发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预警监测、主要疫病快速、准确检疫诊断技术与产品。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重点引进开发主要农、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配套设备。着重支持果蔬园艺业产品加工、采后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加快果蔬皮(籽)渣的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提高果、蔬资源利用率。引进推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5)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重点研究开发农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林草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旱(沙)生林草高效繁殖技术和优质林草生产技术。加强森林与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6)特色林果园艺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以提高葡萄、香梨、哈密瓜、酱用番茄、干果等新疆名特优果蔬品种品质和商品率为目标的新品种选育和综合配套技术。深入开展设施园艺作物高效、优质栽培模式研究。研究开发优势品种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开发快速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

(7)现代奶业

重点研究开发优质种公牛培育与奶牛胚胎产业化快繁技术,奶牛专用饲料、牧草种植与高效利用、疾病防治及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引进应用现代奶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8)环保型肥料、生物农药创制

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生物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

(9)植物保护和监测预警

重点研究农业结构和栽培模式调整后有害生物种群爆发、种型变异和抗药性演化发生规律与监测控制关键技术;开展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技术、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有害生物检测预警及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体系,显著提高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区域性早期预警和持续控制技术水平。推广高效、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

(二)水、土资源

1. 主要任务

重点研究农业高效节水和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建立现代化、科学的用水管理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各种经济生产、生活领域的节水技术。深入开展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的治理技术研究,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和土地整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2. 攻关重点

(10)综合资源区划

重点研究区域水、土资源与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化配置分析技术,建立不同区域水、土资源优化发展的技术预测决策模型。

(11)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开展区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承载力及调控模式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优化配置技术,灌区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人工增雨技术,洪涝灾害预警和水库病险隐患排除的关键技术等。

(12)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节水

重点引进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推广。建立高效低成本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重点突破自动化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研究开发低成本滴灌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实现节水农业新的重大突破。

(13)城镇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

重点研究城镇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系统管理技术,引进先进的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及生活水质量监测预警技术。

(14)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治理

重点研究滴灌条件下区域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规律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节约集约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中低产田综合改造利用技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矿产资源与化工

1. 主要任务

积极参与自治区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的实施,努力发现一批大型后备矿产资源基地,增加资源供给量;开发矿产资源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资源,提高利用新型资源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强开发石油、天然气、煤化工下游产品,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 攻关重点

(15)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矿山环境优化

重点开发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采矿选矿技术,攻克若干低品位矿和复杂难处理矿高效利用技术,形成采、选、冶配套的生产体系;大力引进推广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提高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开展深层开采和无废开采综合技术研究,扩大资源利用空间;开展尾矿等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矿山突发性灾害调查评价和瓦斯监测预警技术系统,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绿色矿山提供技术保障。

(16)矿产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重点开发膨润土、煤炭、石棉、石材、钾盐等矿产的深加工关键技术,包括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计算机控制生产技术等,掌握某些优势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

(17)精细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

重点引进石油、天然气、煤炭下游产品中间体合成技术,开发有机及新型合成材料。利用地产非传统资源研究开发新型阻燃材料、油田助剂及油品添加剂、高档涂料、高档天然香精(料)、色素、化妆品等新产品的关键技术。

(四)能源

1.主要任务

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积极引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效率。围绕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引进开发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等)及秸杆能源转化关键技术。

2. 攻关重点

(18)工业节能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开发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电极多孔复合材料产业化技术,机电产品节能技术,高效节能、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19)煤气化及多联产技术

重点开发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力争“氢等离子体煤裂解制乙炔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开发燃煤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利用的技术与装备等。

(20)煤电热一体化技术

重点发展新型高能效低排放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大力推广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USC)、热电联产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ACC)等。开发选煤、固硫、型煤燃烧和烟气脱硫等洁净煤技术,推进“煤电热一体化”进程。

(21)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开展植物源动力燃料转化技术研究,引进推广太阳能热电联产技术。

(五)环境

1. 主要任务

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为新疆及兵团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继续开展天然植被保护恢复、人工防风基干林、农田林网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遏止垦区荒(沙)漠化范围扩大的趋势;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工业三废完全达标排放;推广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2. 攻关重点

(22)综合治污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重点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城镇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土壤“白色污染”及其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23)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恢复和重建

重点开发荒漠及荒漠化地区、农牧交错带、矿产开采区和湿地等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草原退化与鼠害防治技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区保护、建设和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包括:准噶尔盆地荒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干旱区绿洲边缘退化植被修复与绿洲防护体系构建技术与绿洲城镇与农区防护林体系示范;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它重要河岸天然荒漠林、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干旱区极端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南疆活化沙丘的固定与绿洲防风固沙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完善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

(六)纺织业

1. 主要任务

提高纺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广泛应用国内外纺织高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在纺纱、织布、染整、印染、纺织化学品、新型功能性纤维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高档服装面料及服装的研发方面不断创新,提升纺织品和服装的加工深度和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力争在2020年使兵团纺织工业整体水平达到同期国内较先进水平,实现兵团强纺织目标。

2. 攻关重点

(24)纺织纤维生产及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支持纺织纤维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新型粘胶、天丝纤维关键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粘胶、天丝、彩棉等纤维,丰富兵团纺织纤维原料,扩大纺织品种。

(25)纺织化工产品及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开展纺织化学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棉用绿色环保浆料、变性淀粉、抗静电剂、固色剂、匀染剂及各类染色助剂;研究开发针织用抗菌健康整理剂、尺寸稳定剂、芳香整理剂等功能整理剂,满足兵团纺织工业发展对纺织化学品的需求。

(26)棉纺生产及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研究开发棉纺清梳联、细络联等短纺纱工序技术,长绒棉纺技术应用研究及产品开发,空气纺、气流纺技术及各种新型整理技术。支持纤维无水生产工艺和少水生产工艺研究开发,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27)针织生产及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支持针织新型工艺技术应用研究,机电一体化大圆机应用技术和高档针织物整理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弹力、双丝光、防菌、防臭、芳香高档针织内衣新产品。

(28)纺织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支持纺织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设计更有个性、更加时尚化的纺织面料;引进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商务平台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缩短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周期,大大提升传统纺织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迈进的速度。

(七)农用装备制造

1. 主要任务

大幅度提高兵团农用装备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重点建设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和农机装备工程中心,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力争在耕作、收获、加工设备制造等方面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抓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全面质量管理为重点,提高农业装备的制造水平,缩短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周期。重点优势农用装备的科技含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攻关重点

(29)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重点研究开发适合兵团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农田变量作业智能机械技术与装备,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技术,主要作物移栽、精播、去雄、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新型设施农业技术装备。

(30)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器材的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灌溉节水装备及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开发先进、实用、小型化的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和节水器材新产品。

(31)棉花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智能化棉花种子加工与分选设备、智能化精量播种机械和打顶机械,低量、静电喷雾机械,大型喷杆风幕式植保机械;采棉机及配套装备国产化关键技术、机采棉花加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设备等。

(32)园林机械与牧业机械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果树植保与采收机械,林木、牧草种子收获、清选、加工技术与设备;新型牧草、饲料加工设备;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自动化饲喂技术与设备。

(八)人口与健康

1. 主要任务

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推广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研制民族新特药,攻克新药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攻关重点

(33)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重点推广安全、有效避孕节育新技术和产品以及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节育新技术,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开展遗传疾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

(34)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重点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

(35)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重点研究新疆地方病与民族常见病和高发病,人畜共患病的监控、预防、诊疗和康复技术,重大传染病预警和应急救治技术,引进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

(36)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重点开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利用新疆特色动、植物优势资源,加快特有中药、维蒙民族药的开发利用;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开展药用植物资源和特色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技术标准研究,完善药品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37)生物安全保障

重点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监测与探测技术,化学毒剂在体内代谢产物检测技术,新型高效消毒剂和快速消毒技术,滤毒防护技术,危险传播媒介鉴别与防治技术,生物入侵防控技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事件的疫苗及免疫佐剂、抗毒素与药物等。

(九)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

1. 主要任务

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镇区域科学规划为重点,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结合,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城镇,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耐久性绿色建材,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2. 攻关重点

(38)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

重点研究开发兵团各类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39)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引进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推广太阳能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开发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

(40)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重点引进开发城市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和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引进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

(4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重点开发城市交通系统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城市公交优先智能管理和城市道路标线智能可变技术系统。开发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技术,交通运输事故再现技术,交通应急反应系统和快速搜救等技术。

(42)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应用软件开发和应用

重点引进、开发城市数字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信息管理技术体系。结合城镇特点,二次开发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及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43)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科技示范和服务

重点研究新型团场建设规划体系及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实施10大农产品基地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团和科技扶贫示范工程,增强团场造血功能。建设团场科技推广中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团场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示范,促进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减灾、防灾、救灾关键技术研究和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气象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推进团场公共事业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

1. 主要任务

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新兴产业革命的重要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立足兵团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超前部署一批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分子育种、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兵团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 攻关重点

(44)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重点研究新疆民族高发性疾病、地方重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基础,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制,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为这些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环境对生理过程的干扰。

(45)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重要农业生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的构建及相关基因“组”学,生物遗传多样性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的遗传学基础,作物抗逆性及水分、养分和超高产光能高效利用机理,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农业生物安全与主要病虫害控制原理等。

(46)新材料技术

重点开发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开发纳米无机粒子改性复合新材料技术,高效石油焦、煤基新材料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技术,促进新材料产业的成长。

(47)先进能源技术

重点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利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热功转换和输配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新途径。

(48)生物技术

基因操作技术是基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 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靶标的发现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发酵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支撑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

(49)信息技术

重点开发低成本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实时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智能化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开发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培育软件产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及硬件设备。建立若干行业的产品智能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平台。

(50)兵团屯垦戍边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研究兵团特殊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研究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史以及兵团与自治区发展关系史为基础,重点研究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和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关键性问题等。

四、 重大科技专项

本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攻关重点的同时,围绕近阶段兵团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专项是兵团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兵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确定重大专项的原则:一是突出对兵团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市场前景看好,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化链条的重大科技项目和产品。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突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切合兵团实际,符合国家科技目标,可以争取国家支持的科技项目。

本规划纲要确定了15个重大专项:

一是杂交棉选育及育苗移栽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二是自动节水灌溉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三是牛羊优良品种高效养殖和产业化技术;四是特色果蔬产品深加工技术;五是精准农业与信息化技术;六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七是新疆特色重大新药创制;八是石油和煤化工多联产技术;九是非金属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十是新型农用装备研制和关键技术;十一是农业白色污染治理技术;十二是生物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十三是新疆地方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十四是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十五是兵团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等。

重大专项的实施,要根据兵团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兵团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可以进行动态调整。对于以新产品为目标的重大专项,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要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国家和兵团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

五、 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党政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兵团”战略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精神,全面落实兵团党委“科教兴兵团”战略,健全兵、师两级科教领导小组,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兵团各有关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及时研究、解决重大专项和其他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编制落实各级科技管理机构人员配备。科技管理部门要“围绕中心、跟踪需求、增强能力、服务基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兵团科技进步先进师(团场)活动,完善科技进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氛围,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出色完成建设创新型兵团的各项任务。

(二)全面落实“人才强兵团”战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是给予兵团优秀科研团队稳定资金支持,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中青年高水平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二是注重培养新兴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急需的高技能科技人才,以缓解兵团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三是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兵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兵团博士资金专项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术开发型人才。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技术创新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多形式的激励政策,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

加大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人才引进、智力引进”并重的观念,吸引优秀国内外科技人才到兵团工作和为兵团服务,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要采取多种合作攻关形式,逐步开放兵团各类科研计划,加大国内优秀科技人才回兵团服务的项目资助力度。要健全留学人才为兵团服务的政策措施,完善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要允许高薪招聘国内外高层次拔尖人才,担任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高级专家等。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鼓励探索、勇于冒尖,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鼓励和支持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让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兵团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健全兵团科技决策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兵师之间、兵地之间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兵团创新体系,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兵团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强化兵团党委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宏观管理,重大科技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技专项经费的统筹。二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建立兵团部门之间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重点科技工作,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沟通。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全面实施网上申报,逐步推行网上评审,积极实施公告、公示制度。科技项目的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突出科技奖励的重点,在实行对项目奖励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杰出科技人物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切实加强兵团创新体系建设。一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或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要支持企业提出并牵头主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研发形式,促进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科技力量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建设。三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兵团与各师之间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统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联合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减少重复和分散。四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针对兵团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运行机制

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对未来兵团竞争力的投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建立兵团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兵团各级在年初预算中,要确保逐步提高财务(政)性科技投入的比例,兵团本级科技三项费按照不低于15%的增长比例列入预算。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的研究开发,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2~3%,逐步形成行政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加国家对兵团的科技投入。调整和优化科研投入结构,加强对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和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保障体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经费的功能定位,避免重复交叉。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和财务验收、财务审计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要使兵团全社会科学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0年达到1.0%以上,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五)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行政主导、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兵团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步伐。兵团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大专项资金,为科技人才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项目、基地、人才有机结合。要加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多部门投资,成立学术委员会,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实施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制度,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要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研发条件建设,择优给予重点支持,在重点企业形成有特色的研发中心。要有计划、分批地对师属科研单位的科研装备更新提升,改善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要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建立兵团统一的科研项目数据库,避免或减少重复申报、重复立项、重复鉴定等现象。

(六)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兵团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要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正当的限制,阻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

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兵团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地方和企业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支持以我为主参予国家重大技术标准的制定。

(七)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产学研结合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积极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大学科技创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加强技术工程化转化平台、星火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继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兵师团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屯垦戍边新团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支持农业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资金,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支持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生物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八)扩大开放,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国内外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使我们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分享研究开发资源和管理经验。因此,我们要把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同实施“科教兴兵团”和“开放带动”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兵团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两大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国内外多层次、多种形式科技合作。工业科技领域要瞄准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农业科技领域要立足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开展应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和具有特定功能新品种的合作研究。积极支持兵团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国际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提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在兵团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九)提高兵团全民科学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兵团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团场科普工作,建立提高职工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要加强未成年人科普教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中的科技培训内容。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发展,稳定增加科普投入,提高服务意识。

加强兵团科普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基地建设,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公共科普服务。建立科研院所、大学重点实验室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加强科普声像、动漫画创作条件建设。鼓励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活动。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课程,培养有专业化科普技能的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以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为载体,加强兵团各级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科普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实施兵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要求很高。鉴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要在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各级党委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纲要的实施。特别是兵团科技管理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务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共同推动纲要的组织实施。

本纲要的实施,关系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要继续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发图强,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兵团而努力奋斗!